華中公司六項成果榮獲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第五屆工程建設企業科技創新大賽獎項 |
|
|
|
近日,華中公司申報的《鄰近泉域多層承壓水地層地鐵車站綠色施工與變形智能控制關鍵技術》《預制混凝土箱梁流水化智能建造施工技術》《一種免拆除可滑移盤扣架鋼筋臺車便捷工裝》等6項成果順利通過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評審,獲第五屆工程建設企業科技創新大賽微創新技術成果單元賽三等成果3項、工法單元賽三等工法1項、青年科技創新單元賽三等成果2項。 《鄰近泉域多層承壓水地層地鐵車站綠色施工與變形智能控制關鍵技術》依托于濟南地鐵9號線項目,此項技術主要針對承壓泉域富水地層地鐵車站綠色施工和變形智能控制難題,探究孔隙黏性土結構及物性指標,揭示孔隙黏性土滲透性機理,提出一套復雜水文地質條件下地鐵車站施工安全風險評價模型,揭示在泉域富水環境下卵石層基底突涌發生機理,建立了基坑開挖過程中的流固耦合地層沉降理論,研發基于時間和空間維度上的多步變形預測模型,實現了基坑開挖施工質量的智能控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及環保效益。 《預制混凝土箱梁流水化智能建造施工技術》依托于成眉項目,此項技術通過“自動化減人工、數字化提效率、工業化降成本、綠色化促可持續”的多維創新,以BIM、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管理人員可在信息化控制中心實時了解當前梁場的生產進度,并可通過平臺支持下發生產任務指令,實現預制計劃、生產管理、堆場調度、構件出庫的便捷管理。同時可聯動現場智能化設備,實現設備的遠程調度、快捷生產,解決了箱梁預制過程中信息易分散、問題難追溯、管理工效低等問題。 《高速鐵路橋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底座板施工技術》依托于津濰高鐵項目,此項技術通過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使用插板式振搗器替換傳統振搗器,減少人工作業時間,有效提高振搗效率與質量;將封邊材料由發泡膠替換為同強度砂漿,徹底解決發泡膠侵入混凝土界面難以清理以及模板底部漏漿問題;養護階段采用滴灌養護替代傳統人工灑水養護,養護現場設置壓力罐,接入帶孔PVC管,采用自動計時器控制出水;其上再覆蓋一層膜布一體衣進行無砟軌道底座板養護,使得養護用水得到充分利用,同時還減少養護人工需求及養護用水的灑落,保護了施工環境。整體技術水平高、施工操作簡單,可廣泛應用于同類工程施工。 《一種免拆除可滑移盤扣架鋼筋臺車便捷工裝》及《一種鉆孔樁鋼筋籠循環吊筋》均成功應用于津濰高鐵項目,前者通過調整結構設計,實現盤扣架主體臺車的整體滑移,免除了傳統盤扣架反復拆裝的過程;結合盤扣腳手架的結構穩定性(承載力強、安裝快捷)與鋼筋臺車的移動靈活性,可顯著減少施工時間和人力成本,尤其適用于需頻繁水平移位的場景。后者通過模塊化設計和機械連接替代傳統焊接工藝,吊筋鋼材損耗率顯著降低,通過使用循環吊筋技術,鋼筋籠標高誤差從±5厘米壓縮至±1厘米,避免了樁頭鑿除量超標問題,同時在使用過程中避免了現場焊接,減少了焊接煙塵、二氧化碳與廢鋼渣產生,不僅契合“雙碳”目標的實現要求,更為建筑行業提供了一條低碳轉型的可復制路徑。 此次為華中公司第二次參加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工程建設企業科技創新大賽,六項成果的獲得為今后類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鑒經驗,華中公司將持續培養和壯大新質生產力人才隊伍,廣泛開展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聚焦工程核心需求與技術瓶頸,在工程實踐中創造出科技成果和創意思想,不斷增強企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生動力。 |
|
|
【打印】 【關閉】 |